
十年,對于歷史而言,或是驚鴻一瞥,或是倏然而逝。然而,對于一個素懷大愛之心從不張揚,且長期堅持從不中斷的區人大代表翟清芝來說,卻有著其自身獨特的意義。

2008年,市營養學會在博山組織活動,作為博山區營養學會的會長,翟清芝忙里忙外不亦樂乎。她不經意間聽到了別人對一位中年人的議論:孩子考上了大學,因家庭困難而準備放棄。
她的心“咯噔”一下,活動結束前,她找機會問清了事情的原委:中年人姓聶,是周村人,女兒聶思被山東交通學院錄取,因妻子身體不好,家常便飯式的住院治療而致家庭舉債。下崗的他因一技之長而被市營養學會聘去幫忙,但杯水車薪難以緩解危局。
“這樣吧,你給我個銀行賬戶或卡號,回頭我給你打上l萬元,以后我每年都給孩子捐助1萬元,直至她大學畢業。”語調雖輕,但十分堅定。中年人瞪大了雙眼,驚疑地望著素昧平生的她。聶家半信半疑將卡號發給了翟清芝,很快他們收到了1萬元的捐助。小聶思終于圓了她的大學夢。
四年本科畢業,作為學生會主席、共產黨員的聶思順利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當聶思拿到她人生中的第一筆薪金時,深懂報恩之心的她精心挑選了禮物和鮮花,要當面向那位四年來堅持供她上大學的恩人致謝。
翟清芝望著亭亭玉立的聶思說:“如果說要感謝,咱們都應該感謝這個社會,感謝我們的國家;如果說要報答,你今后只要好好工作,奉獻自己的才智,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她執意不肯收下禮物,只接過了聶思的鮮花,語重心長地囑咐:“這些滋補品帶回去給你的爸爸媽媽吧,他們生活很艱辛,不容易,你現在掙錢了,要做個孝順的好女兒。”
樂善好施不圖報,正是翟清芝的真實寫照。
2014年4月初,孝婦河畔正是梨花盛開的時節。然而,對于區中心路小學的婷婷來說卻感受不到春天的美好,因為她遭遇了突如其來的打擊,被診斷為白血病。昂貴的治療費用,對于這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翟清芝聞訊后,惻隱之心怦然動之。一定要挽救這個可憐的孩子,一定要幫助這個困難家庭渡過難關。翟清芝以許氏食品廠主辦的“為婷婷募捐”的舞臺在百姓商廈門前搭建起來了。凡博山區她熟識的企業家,她無一例外的都給人家通了電話,詳述緣由,臨了都是同樣一句話:“幫幫這個孩子吧,拿多捐少都是咱的一份心意。”
那天,本不善唱歌的她不禁登上舞臺,向大家介紹起了婷婷的病情和家庭境況,呼喚大家奉獻愛心,說著便唱起了《愛的奉獻》。有人認出了衣著樸素含著眼淚在傾情演唱的她,竊竊私語:“這不是許氏食品廠的翟經理嗎?她的愛人剛出車禍去世不久,卻能很快走出陰影去幫助別人,她的心地真善良,這是在用真情演唱啊!”“人家與病人非親非故,卻能給予如此關懷,咱們不能無動于衷呀!”于是,大家都紛紛獻出了各自的愛心。
僅三天的時間,她們就募集到善款30余萬元,當然,這其中必定有翟清芝的慷慨捐獻。
翟清芝樂于助人,熱心于慈善事業,只要誰有困難,她都會想方設法的去幫助,這在山城已有了一致的口碑。淄博一中的一位學生因家庭困難而輟學,淄博陽光愛心幫扶服務中心找到翟清芝,她二話不說,捐助了5000元。翰新六青年志愿團開展“尊老愛幼”活動,資金有了困難,她也毫不猶豫地捐助了5000元。事后,淄博陽光幫扶服務中心和翰新六青年志愿團都送來了錦旗“愛心助學功德無量”“尊老愛幼真愛無疆”。
對翟清芝而言,慈善捐助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她認準的事情,總是持之以恒,長久地做下去。在翟清芝辦公室的墻壁上,懸掛著一塊橫匾,上書四個歐楷大字:上善若水。在她閑暇之余,總會反復觀賞這四個字。她愛讀老子的《道德經》,她愛水。她說水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沖突,人生之道,莫過于此。
她說,她是一名人大代表,就必須理所當然的為人民鼓與呼,就應該堅定不移地為人民服務,就應該努力追求上善若水的崇高境界。(博山報 記者張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