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山城博山的人都知道,博山有三美:景美、食美、人美。
先說景。博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其景區總面積73平方公里,有山秀谷、幽紅葉爛漫的白石洞景區;有集洞、湖、池、瀑于一體的樵嶺前景區;有山青、林茂、洞古、蘊江南靈秀的泉河頭景區;有山峰險峻、自然植物種類繁多、自成“小氣候”的高山避暑勝地魯山景區;有山眾石奇、水豐林秀、被譽為“博山城區后花園”的石門景區;有浩蕩長野、茫茫石海、萬石聚匯、千姿百態的原山風景區等。這些景區集溪、泉、瀑、洞、林、石之勝,匯寺、廟、宮、觀、門、墻之優,堪稱魯中大地璀璨的明珠。
博山鎮門峪
再說食。博山城不大,美食卻名聞天下,有句話叫做:“吃了博山飯,圍著天下轉”,博山是全國四大菜系之一的魯菜發源地之一。記得過去每次去博山,吃飯一定首選水餃,吃菜則一定要有“酥鍋菜”,而且百吃不厭。2009年5月,本人應邀參加《東方散文》雜志社在博山舉辦的筆會,筆會期間,作為商人的博山許氏食品廠老總翟清芝女士專門請我們這些小文人吃飯,機緣使然,我與翟總同桌鄰坐,聊天中得知,許氏食品廠主要生產博山特色食品,其中包括:酥鍋系列、燒鍋、壇子肉、櫻桃肉、香腸、肉干、扒蹄、水餃、香酥煎餅、油香咸菜等幾十種“博花”牌產品。不久,翟總慷慨相贈其多種產品,那香醇可口、金黃透亮、肥而不膩的“壇子肉”,味道鮮美、制作精良的“燒鍋”,營養豐富、獨特純正的“酥鍋”……讓我及其家人大飽口福,也終于使我不在博山,一樣吃到了享譽齊魯的博山美食。
許氏食品廠“博花”牌產品
相比于博山的美景、美食,博山人的美當更讓人目眩神迷,難以勝收(我這里說的美非指形貌,因為形貌之美會因欣賞者不同而千差萬別,實無標準可言,而精神之美,人們則比較容易找到共同點)。以孝道著稱、在民間備受尊崇的顏姜,以詩文聞名的清代文壇重量級人物趙執信(趙少即有才名,殿試二甲,一代詩宗王漁洋也心折其才,并和他相互酬答,其從妹亦嫁趙為妻。“朝貴皆愿納交,而先生性傲岸,恥有所依附,落落如也。故才益著,望益高,忌者亦益多”——黃叔琳《趙執信墓表》;“士以詩文贄者,合則投分訂交,不合則略視數行,揮手謝去,是以大得狂名于長安”——陳恭尹《觀海集序》),以衷心為民、鞠躬盡瘁、享譽華夏幾十年的焦裕祿……正是這些具有崇高人格、高尚品德的一代代人物,創造了博山宏大而光輝的人文之美和精神之美。
博山人的精神人格之美,對于我來說,則有著深刻而切身的領略。
應該說,這與前面提到過的博山許氏食品廠老總翟清芝女士有關。我這大半生,經歷了無數的磨難、艱辛、坎坷,也算得上是命運多舛。然而不幸中之大幸的是,每當遇到過不去的門檻,總會有許多溫暖的手伸出來,幫扶我一把,免使我淹沒于水深火熱之中。這些我人生旅途中的“貴人”,猶如漆黑深夜的明燈,酷寒冬季的陽光,既給我光明,又給我溫暖,成為我最最溫馨而美好的記憶。
翟清芝女士便是其中一位。
博山許氏食品廠老總翟清芝女士
我與翟清芝女士相識于2009年5月。次月,蒙翟女士盛情,飽覽了姚家峪的如畫風景;7月,再次應邀同赴源泉鎮,品嘗了當地名吃“中華鱘”、“金鱒”、“紅鱒”魚。期間,翟女士問到我孩子高考的事。這本來是一個我不太愿意提及的話題,一是孩子并未考出應有的也是我期望中的分數,二是一旦被大學錄取,其高昂的學費將使原本就負債累累(2004年本人大病所致)、經濟能力又特別低下的我更加雪上加霜,為此,我已經想好,如果順利錄取,將靠貸款幫助孩子完成大學學業。翟清芝女士幾乎不假思索地說:“別貸款了,我來資助你女兒讀完大學。”
這于我,無疑是一聲驚雷。記得當時,我怔怔的看著翟清芝女士,懷疑自己是聽錯了。我和她,相識不過三個月,見面也僅僅只有三次,友誼還遠遠談不上有多深厚,而我,在她的事業的發展中,也并無有助其一臂的能力,我有什么資格得到她相助?況且,翟清芝女士以一己之力,艱難創業,每一分都是血汗錢。而我女兒四年大學讀下來,其費用又是何等之巨?正是這種種的疑問與不解,讓我并未當真,只看做是一個美麗的夢幻。
翟清芝女士與作者讀大一的女兒
然而,僅僅半月之后,翟清芝女士便將我女兒讀大一的錢——整整一萬元,打給了我。那是中午,我、妻子、小女兒默然相對,半日無語。我的已經出嫁的大女兒在電話里得知此事,一連串地問了三個“真的嗎?真的嗎?真的嗎?”我也沒有就此給翟清芝女士打過一個道謝的電話,因為我知道,多少個“謝”字也難以表達我們全家人心中的感動,再美好的語言在如此大愛面前,也顯得蒼白乏力。
此后的許多日子里,我一直苦苦思索,到底是怎樣的原因,滋養出翟清芝女士如此博大愛心?是顏姜、、趙執信、焦裕祿精神之美的傳承,還是博山景色之美的熏陶?抑或源自于翟清芝女士本來就有的那顆仁愛之心、美麗情懷……美麗的博山,美麗的博山人,如一個宏大的課題,值得我用一生去探究,去解讀,去欣賞,去愛!(本文由蠢蠢于2010年02月12日發布于新浪博客)